本報訊 記者宋雪梅報道:10月18日至20日,“科技創新與未來海洋”全國博士后學術交流活動在中山大學珠海校區舉行。本次論壇由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、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、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,中山大學和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(珠海)承辦。來自海內外的優秀博士后研究人員與青年學者逾200人參加了活動。
本次“科技創新與未來海洋”全國博士后學術交流活動通過主題報告、各院系分論壇、青年學者交流以及到相關企業參觀等方式,吸引全國海洋科學領域的專家與青年學者,就當前涉海領域的熱點與難點技術進行學術交流,推動海洋科技創新領域前沿研究。
在大會的主題報告環節,中國科學院院士、南方海洋實驗室主任、中山大學特聘教授陳大可以“筑夢海洋,鵬程萬里”為題,闡釋了發展海洋科學技術的重要性,并分別從南方海洋實驗室總體目標、管理體制、團隊建設、平臺建設、創新任務等方面對實驗室的發展情況進行了介紹。
陳大可表示,隨著海洋強國戰略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不斷深入,我國海洋科學領域的進一步發展有了更為明確的方向,希望與會優秀博士后研究人員及青年學者共同拼搏、砥礪奮進。
珠海云洲智能董事長張云飛以“無人艇技術與未來的海洋探測”為題作了主題報告。張云飛表示,無人船艇作為新興產業,既是復雜海洋環境和敏感海域作業的重要技術支撐手段,也是我國海洋強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,云洲智能作為南方海洋實驗室“海洋智能無人裝備”創新團隊的重要成員,未來,將繼續推進以智能快速機動海洋立體觀測系統(IMOSOS)、智慧母船、物理海洋觀測應用為代表的海洋智能無人裝備產業發展。
最后,博士后研究人員與青年學者們先后參觀了中山大學珠海校區、珠海香山海洋科技港、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部。